黑龙江省佳木斯市:家乡的红色文化这样传承
“大家看这张照片,日军铁蹄下的城市满目疮痍,山河破碎。而旁边这张照片里,‘抗日救国是中国每个人的神圣天职’,这句东北抗日联军刻在树干上的标语依然醒目……”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五小学的国防教育展览馆里,六年级学生尹苏熟练地为参观者讲解。
“大家看这张照片,日军铁蹄下的城市满目疮痍,山河破碎。而旁边这张照片里,‘抗日救国是中国每个人的神圣天职’,这句东北抗日联军刻在树干上的标语依然醒目……”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五小学的国防教育展览馆里,六年级学生尹苏熟练地为参观者讲解。
1945年,长春二道河子区的一个破砖窑里,刘英俊呱呱坠地。那时候的东北刚从战乱里缓过劲,他家日子过得紧巴,父亲靠打零工谋生,母亲缝缝补补补贴家用,一家几口挤在漏风的砖窑里,冬天冻得人缩成一团,夏天又闷得喘不过气。
家里没钱买书本,刘英俊就去捡别人丢弃的书看,长春市十八中学的老师们都知道,班里有个特别用功的穷孩子,成绩总是名列前茅。